鄂菜
鄂菜,湖北风味,为中国十大菜系之一,以水产为本,鱼馔为主,汁浓芡亮,香鲜微辣,注重本色,菜式丰富,筵席众多,擅长蒸、煨、炸、烧、炒等烹调方法,具有滚、烂、鲜、醇、香、嫩、足七美。
清蒸武昌鱼、排骨藕汤、红菜苔炒腊肉、沔阳珍珠丸子、沔阳三蒸、黄陂三鲜、瓦罐煨鸡、黄陂糖蒸肉、龙凤配、三鲜豆皮、东坡饼为湖北菜的代表。
鄂菜亦称湖北菜。古称楚菜、荆菜,起源于江汉平原,这从屈原在《楚辞》的”招魂“、”大招“两篇中,记载楚宫佳宴中有20多个楚地名食--为国内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宫廷筵席菜单以及随州曾侯乙墓中曾出土的一百多件春秋战国时期饮食器具,可知鄂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时称”楚菜“),经汉魏唐宋渐进发展,成熟于明清时期,1983年跻身中国十大菜系之列。
传统鄂菜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由武汉、荆州和黄州三种地方风味菜组成,包括荆南、襄郧、鄂州和沔阳四大流派。侧重蒸、煨、炸、烧、炒;特点是汁浓、芡稠、口重、味纯,具有朴素的民间特色。
鄂菜地域特色分明。其中荆南风味包括宜昌、荆沙、洪湖等地,由于这一带河流纵横,湖泊交错,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故擅长制作各种水产菜,尤其对各种小水产的烹调更为拿手。讲究鸡、鸭、鱼、肉的合烹,肉糕、鱼圆的制作有其独到之处。
汉沔风味植根于古云梦大泽,包括汉口、沔阳(今仙桃市)、黄陂、孝感等地,这一带平厚坦荡、湖泊较多,故尤其擅长烹制大水产鱼类菜肴,蒸菜、煨汤别具一格,小吃和工艺菜也享有有盛名。
襄郧风味盛行于汉水流域,包括襄阳、十堰、随州等地,这一带以肉禽菜为主体,对山珍果蔬制作熟练,部分地区受川、豫影响口味偏辣。
鄂州风味泛指鄂东南丘陵地区,包括黄冈、浠水、咸宁等地,这里农副产品种类繁多,主副食结合的菜肴尤有特色,炸、烧很见功底,以加工粮豆蔬果见长。
如果说”味在四川“的话,那么,可以说”鲜在湖北“似不为过。鄂菜制作的特点是:工艺精致,汁浓芡亮,口鲜味醇,以质取胜。方法以蒸、煨、炸、烧、炒为主,讲究鲜、嫩、柔、滑、爽,注重本色,经济实惠。鄂菜以”三无不成席“即无汤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丸不成席为特色。
据不完全统计,鄂菜现有菜点品种三千多种,其中传统名菜不下五百种,典型名菜点不下一百种。名菜点有:清蒸武昌鱼、鸡茸架鱼肚、”沔阳三蒸“、黄陂三鲜、瓦罐煨鸡、黄陂糖蒸肉、龙凤配及三鲜豆皮、东坡饼、面窝等数百余种。
你可能也喜欢:
日式料理必备小吃:天妇罗是什么意思
不是父母与孩子,而是日式特色小吃的亲子丼
日式烧烤麻糬的做法,不是蒸而是用烤
迷你版日式蛋包饭,看起来就美味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